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经历经济衰退或者危机是什么感受

· 杂谈随笔

我是70后, 我都不记得我经历过几次经济大萧条了。今天有空写下来, 怕自己以后忘了。我生活在上海, 文章只写我的感受, 也许和事实会有一点点偏差。 

第一次 1985年-1988年 通胀非常厉害, 很多必需品都涨价,我记得86年的时候上海的大闸蟹涨到了188元一斤(胶州路市场里)。但是我爸爸的工资只有50多元。1985年我们一家在锦江乐园的餐厅吃过一次饭后,直到1998年之前, 我们家再也没有去饭店吃饭(除了婚宴),原因无他只是吃不起。当时因为怕涨价,上海第一百货的几乎所有商品被抢空(凭票商品除外),我家抢了一个吸尘器。后来似乎在96年用了两次就坏了。

第二次 因为上一年的事情,90年中国被制裁, 外资进不来。90年时候很多三资企业都不行了。朱镕基在上海开了股票交易所,爸爸带我去看的时候正是交易所开业的第二天,整个交易所大约100平米, 客人大约两三个。有个工作人员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交易所门口, 手里拿着电真空的纸质股票, 向路人兜售。天有点冷,感觉那个工作人员不是在卖股票,而是在摆地摊。由于决策的问题,从91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过热而并通胀, 我爸爸的工资从90年的100多元涨到了93年的近一千元。但是钱依旧不够用。93年我出国读书, 爸爸给了我300英镑, 有部分是黑市换来了,大约是人民币4000元, 是家中所有的存款。我在英国四年从来没有打过长途电话回家, 写信也只放一张纸,宁愿字写得小点,也是因为没有钱。在这个阶段上海已近有人下岗了, 以前网络小说什么丈夫开三轮车,妻子在后车厢失足啊。还有 妻子做舞女,老公上下班接送啊, 这些都是这个阶段部分上海人的写照, 是真实的。

第三次97年我回国, 从事的工作和东南亚有关。然后泰铢莫名被爆了, 香港差点也没有撑过去。东南亚经融危机了。10月底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所有基建都停下来了, 我当时在现场处理某些事务,看到几百个民工坐在地上哭, 因为从1月到10月的工资都泡汤了。我第一次看到几百个人一起哭, 把我震撼到了。接下来上海很多四五星的酒店都倒闭了,我去打高尔夫,发现一个以前一起打球的台湾老板, 球场门口倒卖自己的高尔夫球卡。4.6万的球卡,他只要5000元, 我打完18洞出来他还没有卖掉。听说后来搭上自己的高尔夫包才卖掉。1998年的时候你只要在上海买20万的房子, 政府就给你户口。而且很多房子首付首付一成,所以你只要有两万元就能够有上海户口。当时陆家嘴的仁恒滨江开盘,一平方8500元人民币, 可以付美金只要1000元。卖了大半年都卖不掉。这次经济危机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当时上海下岗很厉害, 我爸爸下岗了, 一个月200多元。我妈妈提前内部退休退休了,一个月300多元。所幸我工作了, 收入尚可。所以我们家反而能够馆子吃饭了。

第四次就是08年了,大家都有记忆, 我就不说了。

我这代人出生的时候社会上还有文革的余韵,经历过血染的风采和投机倒把的年代, 拿香烟票换过鸡蛋,曾经早上五点钟去证券交易所门口排队抢股票,也在国外超市后门捡过过期食品,打过黄牛的拷机倒卖过外币,还跟踪豫园外宾做野导游收FEC(外汇券),更见过香港房子腰斩后,排队跳楼(跳下来的人离我50米,而且不是一个)。其实有些事情多经过几次就这样了。我相信没大约什么能够再难倒我们的。 

要说难能难得过86年春节,我为了吃一口带鱼,拿着副食品供应券在上海零下三度的露天小菜场排了6个小时的队,就为买了4斤冰冻带鱼的辛苦吗?上海的冬天寒风如刀!

祝好!

订阅
上一篇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相信玄学?
下一篇
婆罗双树——开悟的心
 回到主页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