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互联网上吃瓜的事件不断。
前段时间某当的玉玺门,让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库存的四个印章料子, 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想起它们。 当然对我这样吃瓜的来说玉玺门是一件令人觉得好玩的普法教育。 然而互联网的另外两件事情,却令我觉得不是那么有瓜可吃, 甚至有点害怕。
第一是某半官半民的网络新闻媒体称某宝的老板X云是“人民富豪”。 第二是某讯下属的最大网文媒体要求网文作者签署“聘用合同”。似乎合同签署后网络小说的所有有权利都要属于某讯,包括改编,游戏、电影等等。而且这个权利要保持到作者死后50年。 不仅如此,在作者为某讯写网络小说期间,所有发表在其他平台的文字的著作权也属于某讯。而那些网文除了义愤填膺, 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作为一个70后,我环顾四周忽然发现我的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充斥着某宝、某讯。
购物,支付一定会用某宝。资金转账,小额投资也是某宝。 上地铁刷某宝。 公司打卡,还是某宝的钉钉。 工作OA还是某宝钉钉。订工作餐是某宝旗下的饿XX。哪怕我进办公室用绿码还是某宝的。 某宝有着我的身份证,我的照片, 我所有银行账户, 我所有的地址。 似乎除了娱乐,我的生活一直被某宝控制。 讲个极端的例子, 当我没有在某宝上买避孕套半年后,某宝竟然开始向我推荐婴儿用品,难不成某宝大数据判断我要生二胎?细思极恐!我喜欢看新闻, 我喜欢看历史系网络小说,我喜欢听音乐,我喜欢看电影或连续剧,有空的时候我也打几局手机游戏,我喜欢上一些网上社区和论坛写写东西,我需要通过QQ和微信和其他人交流。 虽然各个APP的名字不同,但是 仔细一看,以上的一切都是某讯或者某讯控制的企业。 恍惚间某宝、某讯已经蔓延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它们,我似乎是一个剥光了的, 没有任何隐私的人。 然而, 我却无法拒绝继续使用它们。
我似乎懂了欧盟对谷歌的深恶痛绝,总是想罚款拆分谷歌。 我也想到曾经学过的一个经济词汇——托拉斯(trust)。
这些巨型的企业通过初期给普通人的一些方便和恩惠,让普通人似乎离不开它们。但是企业的本身是为了利润的,所以方便和恩惠只能是暂时的, 利润才是终极目标。
那么下一步它们要通过自己掌握的舆论来引导人们,控制舆情。 君不见,某猫总裁出轨自己的网红卖家被爆时,某宝是如何控制舆情的?
接下来它们已经拉下恩惠的面纱赤裸裸的逼迫普通人, 这些普通人不仅是靠他们吃饭的,甚至还有他们的客户。 这次某讯如此欺负人的聘用合同中, 那么多的网络作者除了说两句还能干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 某讯与个人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对等的, 个人对某讯是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
那么再下来他们会怎么做?控制立法?真有可能, 你看看迪士尼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修改的相关故事。
最后会怎么样?我不敢想, 我曾经看过一本小说, 说在遥远的将来, 绝大多数的穷人通过一人一票民主的决定了把自己在地球上的那份资源包括空气和水卖给了地球上最有钱的那个人,在开始的一两代穷人中还有人沾沾自喜。然而三代以后, 无数的穷人因为没有钱买水和空气而被活活憋死在家中。那本书似乎是刘慈欣没有出名的时候写的, 希望我们的社会不要发展到那个阶段。但是看看现在的美国, 我觉得这个概率很大。
难道我们普通人只能是那头鹿吗?
祝好!